EN

【信息会剧透】BE验证引体系升级 药企研判政策走向

2015-08-28 00:00:00

浏览:

【信息会剧透】BE验证引体系升级 药企研判政策走向 2015-09-21 本文来源于: 原创张蓝飞 医药经济报 金秋送爽,菊黄桂香,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。10

   【信息会剧透】BE验证引体系升级 药企研判政策走向 2015-09-21 本文来源于: 原创张蓝飞 医药经济报 金秋送爽,菊黄桂香,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。10月27~29日,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指导、标点信息(集团)主办的“第27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”即将在江苏泰州隆重举行。本届盛会以“医药大转折·筑梦十三五——开发产业新能量”为主题,展望“十三五”中国医改政策风向,聚焦药审新政与研发战略对接,为大转折时代的中国医药产业未来构想蓝图。

   新政落地、凝聚共识,中国制药工业正迎来转型先机。近期政策层面的诸多变革不断牵动产业的神经,促使医药行业寻求全新的转型动力;逐渐打破行政壁垒,通过强化技术壁垒构筑药品质量安全体系,已经成为新时期提升我国医药行业规范化、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向。在此环境下,医药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如何调整各自的姿态,应对变革时代的新形势?这正是一年一度我们相约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的动机所在。 完善体系性门槛

  在近日举行的“2015中国-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”(以下简称“东盟论坛”)上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司长王立丰介绍,为落实最新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意见,CFDA内部已经形成了22项相关措施的初稿,其中围绕修法、收费、人力和部际联席会议制度、BE备案网络建设等问题将出台配套政策细则。   此前,CFDA在发布的《关于征求加快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问题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公告》中就明确指出,优化临床试验申请的审评审批,生物等效性试验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。BE备案制无疑为“44号文”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,并在提高审评审批速度的同时,严格了对药品申报注册流程的管理要求。

   事实上,过去仿制药审批传统的“一报两批”被认为是造成仿制药审批长期积压的重要原因之一,企业呼唤BE备案制无疑是希望流程更加便捷,“一报一批”可以少排一次队,比较实验效率更高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我国临床试验数据质量难以令人满意,在真实性备受质疑的前提下又如何相信BE备案信息是可靠的?这无疑考验监管部门的管理智慧。

   前美国FDA高级评审官、美国Medpace公司临床总监魏晓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,国际上BE平均一次通过率只有48%,改良之后第一次未通过的第二次再做通过率仍然只有50%,再做第三次还是会有一些通不过,BE到最后都会有一些仿制药在生物等效方面非常困难,无法达成同原研药一致。“过去中国仿制药参比制剂要求并不严格,导致越仿越差的情况持续存在,而做BE由于很难通过而出现造假,导致过去很多BE都是100%通过,这就有很大的问题;今年七月底CFDA发布了《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》就是开始夯实基础,颁布新政策促使中国临床试验质量提升,从而改善BE的数据质量,减少仿制药质量参差的问题,降低过度重复申报,然后推行BE备案‘一报一批’加速审评,这一系列的政策体现出监管智慧,对整个制药行业的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设定全新的体系性门槛,显示出CFDA正在逐渐与国际接轨,以后应付检查是绝对行不通的,这就要求中国药企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规定,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。” 生物等效迎来革命

  对仿制药的基本要求是生物等效,即体内要等效,药物本身的药代动力学(PK)和药效动力学(PD)及BE临床效应明晰,而以BE作为评价标准,制药工业企业今后将没有任何借口和退路,一致性将是制剂研发和生产的唯一出路。   以前由于政策原因,我国只做到四条溶出曲线一致,而即使溶出曲线一致,上BE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面临很大的困境,同时国产制药设备精度、辅料等问题,也会给产业带来困扰。“对于目前业内关注的数项与改革相关的新措施也在CFDA考虑中,不日将公布仿制药BE试验的申报条件和技术要求,符合要求的可自行开展;国家总局和各省局会增加监督检查,随时发现,随时叫停。”王立丰如是说。

   对此,前美国FDA高级评审官、USP/WHO生物等效性PQM相关咨询顾问张袁超坦言,正是由于过去国内对于生物等效的认识还不够透彻,对于即将发布的具体BE执行细则业内非常期待。“过去国内报仿制药看溶出曲线来判断一致性其实不太全面,美国FDA有非常成熟的对一致性评价的流程,根据药物的化学物理性质进行BCS分类,I类可以做体外溶出即可,能豁免做BE,而Ⅲ类在今年5月份FDA也规定可以豁免BE。因为药物溶解度不一样,需要做还是不需要做,要根据药物本身的情况和要求来定,国内监管细则也符合这一精神。” 

  按照药物品种本身的情况合理且经济地进行BE评价,既符合经济学原理,又不至于导致GCP机构增加过度的压力,根据品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,更高标准的一致性评价将给国内制剂研发转型升级带来全新的革命。   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、泰州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闻晓光也认同这一观点。他进一步表示,未来国外和国内同步申报,在审批时可以有加速通道,这就给国内企业在BE验证方面提供了另一个解决方案。“我们有一个药物在美国aNDA已经受理,正在国内进行申报。双报有一个好处,美国报了aNDA意味着产品的BE已经通过,这个产品再在中国报,CDE通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。我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同步申报,这也是中国药企顺应国际化标准,甚至走出国门的必由之路。” 

  福建省“百人计划”专家、力品药业(厦门)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英在采访中指出,国内真正意义上的1.1类新药仍数量不多,相当多的还是3.1类药物,未来3类药物也会归为仿制药,企业可以先做溶出度曲线。如果溶出度曲线不一致,基本上很大概率BE也不太可能一致,也有溶出度曲线差异很大但BE一致,这种情况属于特例;如果溶出度曲线一致,还是有意义可以做BE。“因此,个人认为体外溶出可以先做,看含量、杂质是否都达到了要求,做不做BE药企可以根据后续出台的细则政策及企业实际情况去综合考虑,但‘金标准’肯定是体内生物等效。”

   当“万众创新”成为中国经济新时期的核心引擎,中国制药工业也在呼唤与新常态相适应的监管理念和市场体系。本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将深度聚焦“研发”、“质量”、“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”、“GMP”等影响未来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,并集合监管部门、两院院士、学术泰斗、海归精英、企业领袖的智慧,举办“2016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”、“2015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业态报告及2016年预测”、“药审改革政策解读”、“‘十三五’新药创制战略重点”、“如何把握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关键点”、“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实施思路”、“医保支付价改革动向”等20余个重磅报告和平行论坛,帮助企业研判政策及市场走向,为产业升级破局提供信息支撑。 

编辑 徐水元上周阅读TOP 5 回复“TOP”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!, ★更多深度报道见《医药经济报》~


作者: 广州泉能药业有限公司
0
【信息会剧透】BE验证引体系升级 药企研判政策走向
【信息会剧透】BE验证引体系升级 药企研判政策走向 2015-09-21 本文来源于: 原创张蓝飞 医药经济报 金秋送爽,菊黄桂香,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。10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 

 

关于泉能     |     品中心     |     能职场     |     资讯中心     |     联系我们

 

分享至:

图片展示

    电话:020-89919999

    邮箱:Service@qngz.net

    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31楼

图片展示

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

Copyright  2008-2023 泉能药业集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7226号 

技术支持:巨腾科技

图片展示

关注公众号

    电话:020-89919999

    邮箱:qnyy@qngz.net

    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31楼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